赴春日之约 绽巾帼芳华——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组织三八节登山活动

为陶冶广大教职工情操,加强教职工思想教育,增强教职工团队意识,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在第114个“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2024年3月10日,我校组织130余名教职工,其中女教职工90余名,在陈有轩等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赴泌阳白云山、焦竹园开展主题为“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团结奋进共创二高辉煌”的研学旅行活动。

龙马精神启新篇 扬帆奋进正当时——我校举行2024年春期学生表彰暨励志大会

优秀!激情!为表彰优秀,树立榜样,鼓舞斗志,2月27日下午,我校在大操场举行了2024年春期学生表彰暨励志大会。会议由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家雷主持,全体师生参会。

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召开各部门、中层干部2023年度工作述职大会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校隆重庆祝了建校50周年,回顾了办学成就,擘画了高质量发展蓝图,提升了学校知名度,增强了学校凝聚力,振奋了师生精神。

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陈有轩在建校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五十年风雨兼程、栉风沐雨;五十年薪火相传、春华秋实。半个世纪的沧桑砥砺,屹立于天中大地的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立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起点,迎来五十华诞。抚今追昔、展望未来,全体二高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半个世纪的孜孜以求,绘就了二高熠熠生辉的历史长卷。回望建校五十年光辉历程,是历届领导班子赓续接力、辛勤耕耘、艰苦创业的奋斗史;是一代代教职员工呕心沥血、继往开来的发展史;更是一批批学子勤奋刻苦、开拓进取的成长史。

五秩风华 弦歌不辍 | 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隆重举行建校50周年庆祝大会

木铎金声五十载,弦歌不辍育英才。12月28日,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原驻马店师范学校)校园内花团锦簇、彩旗飘飘,历届校友代表和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学校建校50周年华诞。

远征砺剑,少年当战——记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25公里远足拉练活动

图片 道阻且长,少年自当扶摇上。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励志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1月4日,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级举行了主题为“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的远足活动暨社会实践活动。用一场约25公里的徒步之旅展现二高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趣”享运动、“味”你喝彩——我校参加2023年“体彩杯”职工趣味运动会荣获佳绩

弘扬体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由市教育局、市卫健体委共同主办的驻马店市2023年“体彩杯”职工趣味运动会于10月25日至27日在驻马店市体育运动学校隆重举行。我校选派的代表队共52人参与了11个集体项目和4个个人项目的比赛,荣获了团体总分二等奖和多个单项奖的好成绩!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我校举办主题教育第一期读书班活动

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引导全校党员干部牢记职责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根据我校主题教育实施方案,10月8日至10日,我校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第一期主题教育读书班。本期读书班参加人员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各党支部委员等共34人,学习形式采取党委书记专题党课、自学、分组研讨、集中交流学习心得相结合等方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互动式教学法初探

互动式教学法初探

2014年05月12日 14:47:24 访问量:1762

                             钟   会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指导方针下,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互动、积极交流、共同发展进步的过程。本文是对在教学过程中,师与学、学与学生之互动互促的上课模式的探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自己独特见解充分展开教与思、学与思、思与思的碰撞,感受到精神碰撞的火花和愉悦,分享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 尊重;不盲从;交流分享参与  

 做为学校的青年历史教师,从2012年大学毕业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深感高中教师的压力。一方面,刚大学毕业,没有教学经验,上课没底气;另外,高中生的学习途径与以往大有不同,他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多样,加上他们活跃的思维,最怕学生对我上课讲的内容提出质疑。为此,我给自己制定了听课计划,一周至少听高级教师一节课。上周,听高二王老师的课,出了点“小意外”:一个学生在回答的问题时候,并未按照老师精心引导的方向回答,而是鲜明大胆地提出自己相反的看法,并挑战性地滔滔不绝长篇陈述。老师几次想打断,将其引回自己的思路,最终没成功。这个学生的观点还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授课于是不能“顺利”进行,一时显得有些尴尬。学生的掌声似乎是对“异端”的欣赏,对老师知识权威地位的挑战。这也引发我对课堂交流形式的思考。而在有关教育部门进行的部分学校高一课堂教学情况调查,也发人深思。在“你认为现在课堂的教学形式多样、能激发自己主动学习欲望的学科是”的项目调查中,历史科排名在9个学科(信息、通用、音乐、美术、体育等除外)中排第7;在“你认为教学内容多,难以接受的学科是” 的项目调查中,历史科排名在9个学科中排第4;在“你认为教学过程中老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现实生活联系较好的学科是”的项目调查中,历史科排名在9个学科中排第9;在“你认为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养成的学科是”的项目调查中,历史科排名在9个学科中排第9。调查结果显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困惑与无助,这无疑是对我们历史教师的晴天霹雳!这两件事,引发我对新课改下如何改进历史学科教学,加强师生间融洽交流、互动互促的深思

在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对课堂交流有不同程度的要求。但在我国,过去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课堂交流的重要性认识肤浅,重视不够。现在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可目前高考的指挥棒还没有明确,教学评价也没有跟上教学发展的步伐,许多老师还有顾虑,不敢贸然地按新课程要求进行授课。于是教学模式大体出现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高挂应试的教学旗帜,中心目标是完成的"课标要求"。课堂上老师“不放权”,不相信学生有什么探究能力,仍然是包办代替,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很低。结果是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学生缺少学习兴趣,体验到的只是沉闷无趣、身心疲惫。此种做法相信还普遍存在,上述的调查结果恐怕与一些老师的这种做法有很大关系,老师们实在应把它摒弃。另外较常出现的情况是有其“表”而无其“里”:交流是有了,探究也进行了,但往往只停留在课堂问答的层面。无非是教师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通过一些问题展示给学生,且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指向性强,学生的思考余地很小。通过一年半的听课学习,我越发明白自己讲课为什么总是觉得不够深入。记得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时候,一味把课堂让给学生,四十五分钟,就在学生读书、我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中度过了。我与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充满整节课,课堂气氛热闹得很。但仔细一听,所问答得题目非常简单,思维含量太低。诸如春秋五霸都有谁?战国七雄有哪些国家?等等。至于需要认真探究剖析的“秦朝统一的条件”等深层次问题却一带而过了。这样的课堂教学,除了热闹之外能给学生多少启发呢?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独特理解和独特感悟无从谈起,课堂提问的过程也就成了“传话”过程。还有的课堂交流就是为了气氛热烈,不分问题的性质与特点一律分组讨论,搞“合作学习”。有的在一节课就安排多次讨论,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匆忙且零乱,老师的引导作用也体现不出来。上完课后学生对课标问题还是不理解,甚至对本节课讲了些什么都糊里糊涂,这样的课根本就可以失败的

该怎么解决教与学中的突出问题呢?!李镇西博士在《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一文中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与亲和力的图景——教育之第三种形态“共享式”对话情境教学——“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块朵颐的乐趣。在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当然会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但更多的,是和学生平等地享用同时又平等地交流:他不强迫学生和自己保持同一的口味,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做出自己的评价。”“在愉快地分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这已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不是为实现教学的任务做铺垫,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新课改下,这种强调师生间交流对话的模式也许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执教的这所高中,学生基础比较,学习自觉性薄弱,整体素质较落后。于是我一直在尝试转变自己的授课思路,做法是打破老师包办的模式,尽可能让学生找到简单问题的答案,对于像原因、背景、关系、影响等比较复杂的问题,做潜显易懂的讲解,最后概括升华,这样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让参与与对话成为课堂上师生的重要链接。一般的上课流程是:老师根据课标精心设计问题论坛→由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同学讲述→其他同学来点评→老师评论。目的是在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间的交流切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们由原来只听、只看,变成去寻、去学、去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给原本呆板枯燥、难以记忆的课程增添了色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不但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潜能,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也锻炼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老师的角色转变成一个高明的组织者、引导者,设计出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去主演。作为设计者,教师要考虑三个问题:课标要求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手段以达到和学生有效交流?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的快乐。由于教师的闻道在先,其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并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的探讨。这样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分析的技能,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更具深刻性和长久性;而生生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同龄人之间的交往,他们之间往往有较高的心理认同感,又很少带有差别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平等互助精神的发展。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释放于是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发自己独特看法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及学习的乐趣,分享成功的体验。如果教师还是死守讲台,老觉得学生自己不会学,每个问题都要自己讲过才放心,这样无疑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阻碍

许多心理学研究也论证了知识的保留、回忆与信息的适当应用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表明,新的信息能否牢固地保存,与它是否能够与原有知识紧密结合有关。新知识须反复使用才能重新组合而形成牢固的记忆。交流讨论法恰恰能使学生多次运用原有知识来获得和使用新知识。与学生谈话调查的结果也显示,大多数同学认为用讨论法上课时知识外延和信息量大大增加。可见学生获得知识并不单单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而是可以通过讨论,利用原有的知识来获得和巩固新知识。

当然,进行互动式教学还存在很大的困难,涉及到教师权威人格的消解、教师自身理论和业务素养的提高、学生专业学识的欠缺、对话的无序等等。本人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其一:积极学习,与时俱进,开阔视野,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近年来随着史学家的研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一步扩展,史学研究也向纵深展,并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研究的局面,对历史问题作微探析以及整体的、综合化的研究。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被要求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储备。只有汲取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丰富、加深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培养学生开放、创新思维的能力。其二:意识到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权利、有尊,正在发展成长中的人,只有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学生的智慧、才能才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发展,教师的教学意图才得以较好的实现。不用老担心学生不理解课程内容,“推着学生走”的办法,容易养成思维惰性。而这种平等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及思想认识结合起来,从而打通了教学与生活之间的隔阂,使教学不局限于书本这个,而是延伸到现实生活世界。其三,教师要努力发挥自己的教学才能,采用实用可行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挑起学生的对话欲望,激发他们的交流热情,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这里面如何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十分关键,应有"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观念。信息时代的形势下,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自我表现意识强,有较强的独立性及参与意识,不拘泥于传统和课堂知识,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喜欢争论并按自己的标准进行评价。教师必须遵循他们的这一特点,有目的地拓宽教学视野,实现多渠道开放式教学,并鼓励他(她)们独特个性的发展。能有这样得认识:学生是自由式发言,并不在于“是”与“否”,“对”与“错”,而在是否在自主学习中动了脑筋,在于说的是不是自己的观点。当然,要有这样的认识,老师必须充分体会新课改的要求,大胆突破旧的高考模式的束缚,真正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让教有所用,学有所用,学习是为了“成人”。

 

 

 

 

 

 

 

 

 

 

 

 

 

 

 

 

 

 

 

 

参考书目:

1、陈冠华:《英国历史教育改革理念之历史科的内容》,《清华历史教学》第10期,1999年9月出版。

2、陈永照:《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3、刘德美:《美国历史科世界史国家课程标准——〈探索通往现在之路〉评介》,《历史教育》创刊号,1997年6月出版。

4、于友西等:《历史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6、张广智、张广勇:《现代西方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1页。

7、冯忠良: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张维义:《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编辑:杨孝伟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驻马店第二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文化路西段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20220239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