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会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指导方针下,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互动、积极交流、共同发展进步的过程。本文是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互促的上课模式的探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充分展开教与思、学与思、思与思的碰撞,感受到精神碰撞的火花和愉悦,分享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 尊重;不盲从;交流;分享;参与
做为学校的青年历史教师,从2012年大学毕业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深感高中教师的压力。一方面,刚大学毕业,没有教学经验,上课没底气;另外,高中生的学习途径与以往大有不同,他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多样,加上他们活跃的思维,最怕学生对我上课讲的内容提出质疑。为此,我给自己制定了听课计划,一周至少听高级教师一节课。上周,听高二王老师的课,出了点“小意外”:一个学生在回答的问题时候,并未按照王老师精心引导的方向回答,而是鲜明大胆地提出自己相反的看法,并挑战性地滔滔不绝长篇陈述。王老师几次想打断,将其引回自己的思路,最终没成功。这个学生的观点还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授课于是不能“顺利”进行,一时显得有些尴尬。学生的掌声似乎是对“异端”的欣赏,对老师知识权威地位的挑战。这也引发我对课堂交流形式的思考。而在有关教育部门进行的部分学校高一课堂教学情况调查,也发人深思。在“你认为现在课堂的教学形式多样、能激发自己主动学习欲望的学科是”的项目调查中,历史科排名在9个学科(信息、通用、音乐、美术、体育等除外)中排第7;在“你认为教学内容多,难以接受的学科是” 的项目调查中,历史科排名在9个学科中排第4;在“你认为教学过程中老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现实生活联系较好的学科是”的项目调查中,历史科排名在9个学科中排第9;在“你认为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养成的学科是”的项目调查中,历史科排名在9个学科中排第9。调查结果显示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困惑与无助,这无疑是对我们历史教师的晴天霹雳!这两件事,引发我对新课改下如何改进历史学科教学,加强师生间融洽交流、互动互促的深思。
在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对课堂交流有不同程度的要求。但在我国,过去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课堂交流的重要性认识肤浅,重视不够。现在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可目前高考的指挥棒还没有明确,教学评价也没有跟上教学发展的步伐,许多老师还有顾虑,不敢贸然地按新课程要求进行授课。于是教学模式大体出现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高挂应试的教学旗帜,中心目标是完成的"课标要求"。课堂上老师“不放权”,不相信学生有什么探究能力,仍然是包办代替,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很低。结果是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学生缺少学习兴趣,体验到的只是沉闷无趣、身心疲惫。此种做法相信还普遍存在,上述的调查结果恐怕与一些老师的这种做法有很大关系,老师们实在应把它摒弃。另外较常出现的情况是有其“表”而无其“里”:交流是有了,探究也进行了,但往往只停留在课堂问答的层面。无非是教师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通过一些问题展示给学生,且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指向性强,学生的思考余地很小。通过一年半的听课学习,我越发明白自己讲课为什么总是觉得不够深入。记得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时候,一味把课堂让给学生,四十五分钟,就在学生读书、我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中度过了。我与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充满整节课,课堂气氛热闹得很。但仔细一听,所问答得题目非常简单,思维含量太低。诸如春秋五霸都有谁?战国七雄有哪些国家?等等。至于需要认真探究剖析的“秦朝统一的条件”等深层次问题却一带而过了。这样的课堂教学,除了热闹之外能给学生多少启发呢?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独特理解和独特感悟无从谈起,课堂提问的过程也就成了“传话”过程。还有的课堂交流就是为了气氛热烈,不分问题的性质与特点一律分组讨论,搞“合作学习”。有的在一节课就安排多次讨论,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匆忙且零乱,老师的引导作用也体现不出来。上完课后学生对课标问题还是不理解,甚至对本节课讲了些什么都糊里糊涂,这样的课根本就可以说成是失败的。
该怎么解决教与学中的突出问题呢?!李镇西博士在《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一文中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与亲和力的图景——教育之第三种形态“共享式”对话情境教学——“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块朵颐的乐趣。在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当然会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但更多的,是和学生平等地享用同时又平等地交流:他不强迫学生和自己保持同一的口味,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做出自己的评价。”“在愉快地分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这已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不是为实现教学的任务做铺垫,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新课改下,这种强调师生间交流对话的模式也许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执教的这所高中,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自觉性薄弱,整体素质较落后。于是我一直在尝试转变自己的授课思路,做法是打破老师包办的模式,尽可能让学生找到简单问题的答案,对于像原因、背景、关系、影响等比较复杂的问题,做潜显易懂的讲解,最后概括升华,这样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让参与与对话成为课堂上师生的重要链接。一般的上课流程是:老师根据课标精心设计问题论坛→由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同学讲述→其他同学来点评→老师评论。目的是在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间的交流切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们由原来只听、只看,变成去寻、去学、去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给原本呆板枯燥、难以记忆的课程增添了色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不但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潜能,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也锻炼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老师的角色转变成一个高明的组织者、引导者,设计出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去主演。作为设计者,教师要考虑三个问题:课标要求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手段以达到和学生有效交流?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的快乐。由于教师的闻道在先,其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并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的探讨。这样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分析的技能,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更具深刻性和长久性;而生生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同龄人之间的交往,他们之间往往有较高的心理认同感,又很少带有差别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平等互助精神的发展。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释放。于是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及学习的乐趣,分享成功的体验。如果教师还是死守讲台,老觉得学生自己不会学,每个问题都要自己讲过才放心,这样无疑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阻碍。
许多心理学研究也论证了知识的保留、回忆与信息的适当应用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表明,新的信息能否牢固地保存,与它是否能够与原有知识紧密结合有关。新知识须反复使用才能重新组合而形成牢固的记忆。交流讨论法恰恰能使学生多次运用原有知识来获得和使用新知识。与学生谈话调查的结果也显示,大多数同学认为用讨论法上课时知识外延和信息量大大增加。可见学生获得知识并不单单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而是可以通过讨论,利用原有的知识来获得和巩固新知识。
当然,进行互动式教学还存在很大的困难,涉及到教师权威人格的消解、教师自身理论和业务素养的提高、学生专业学识的欠缺、对话的无序等等。本人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其一:积极学习,与时俱进,开阔视野,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近年来随着史学家的研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一步扩展,史学研究也向纵深扩展,并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研究的局面,对历史问题作细微探析以及整体的、综合化的研究。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被要求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储备。只有汲取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丰富、加深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培养学生开放、创新思维的能力。其二:意识到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权利、有自尊,正在发展成长中的人,只有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学生的智慧、才能才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发展,教师的教学意图才得以较好的实现。不用老担心学生不理解课程内容,“推着学生走”的办法,容易养成思维惰性。而这种平等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及思想认识结合起来,从而打通了教学与生活之间的隔阂,使教学不在局限于书本这个中心,而是延伸到现实生活世界里。其三,教师要努力发挥自己的教学才能,采用实用可行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挑起学生的对话欲望,激发他们的交流热情,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这里面如何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十分关键,应有"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的观念。信息时代的形势下,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自我表现意识强,有较强的独立性及参与意识,不拘泥于传统和课堂知识,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喜欢争论并按自己的标准进行评价。教师必须遵循他们的这一特点,有目的地拓宽教学视野,实现多渠道开放式教学,并鼓励他(她)们独特个性的发展。能有这样得认识:学生是自由式发言,并不在于“是”与“否”,“对”与“错”,而在是否在自主学习中动了脑筋,在于说的是不是自己的观点。当然,要有这样的认识,老师必须充分体会新课改的要求,大胆突破旧的高考模式的束缚,真正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让教有所用,学有所用,学习是为了“成人”。
参考书目:
1、陈冠华:《英国历史教育改革理念之历史科的内容》,《清华历史教学》第10期,1999年9月出版。
2、陈永照:《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3、刘德美:《美国历史科世界史国家课程标准——〈探索通往现在之路〉评介》,《历史教育》创刊号,1997年6月出版。
4、于友西等:《历史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6、张广智、张广勇:《现代西方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1页。
7、冯忠良: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张维义:《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