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指挥学生合唱《如愿》
键盘式手风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技巧
一、手风琴简介
二、演奏手风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现代手风琴种类繁多,主要是键盘式和巴扬式。其基本原理相似,演奏技巧也是相通的,区别只在于右手的指法不同。只要掌握了基础技巧,无论哪种类型的手风琴,练习起来都不会太困难。接下来,我将以键盘手风琴为例,结合自己的经验,为大家分享一些手风琴的演奏技巧。
1.手风琴的基本演奏姿势
演奏姿态是手风琴表演的基础。它涵盖下盘稳固、背带调整及上盘定位三个关键要素。
(1)下盘稳固
坐姿与立姿是基本形态,其中坐姿作为核心。正如多数音乐和体育项目所强调,基础姿势虽简洁却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演奏者技术水平的上限。良好的手风琴坐姿要求身体重心稍向前倾,双脚略宽于平时坐立,确保脚部有充分的支撑力,臀部轻触座椅边缘,保持重心均匀分布在两脚与臀部“三点”上。至于立姿,通常只适合比较活泼的小型现场演出,要求在演奏时保持双脚自然分开,同样重心略向前倾,避免后仰。
一个积极而放松的身体状态有助于提升演奏的效果和音乐表现力。因此,重心的稳定可以被视为成功演奏的基础。在开始演奏前,请确保调整好自己的姿势,确认重心落于合适的位置。养成这样的预备动作习惯,才能帮助演奏者更好地掌控后续的表演。同时减轻身体负担,使得长时间练习或表演时仍能保持最佳状态。
(2)背带调整
肩背带的调节常被误解:许多人抱怨手风琴沉重。实则不然,尤其在坐姿演奏时,手风琴重量应由左腿完全承担,肩部并无压力。此时,肩背带应调至既轻松又足以防止琴体晃动为宜。建议调紧左侧背带,右侧则放松约两寸,使琴的重心落在左腿上。实际上,背带的作用仅限于防晃。而在立姿演奏时,两条背带需平分琴重,长度相近稍偏左以利演奏。
手皮带调节宜紧。除非引起难以忍受的不适,越紧越好。这有助于提高控制风箱的精确度。
背带若有摇晃,会干扰风箱变换和按键动作,导致音符发声延迟或无法发声,严重影响演奏效果。长时间练习还容易导致身体损伤。练习乐器是极为耗费体力的,要从开始就学会节约体力,这至关重要。
(3)上盘定位
在下盘稳固的基础上,身体先自然挺拔,再略向前倾。让重心自然落在前面提到的“三点”上。然后身体可稍作放松,再将肩膀也放松下来,左手臂尽量通过手皮带前伸以利于贝斯键操作;而右臂要推肘向前,把手腕置于键盘上方。这样才能确保腕管畅通,避免手腕弯折,否则会影响触键反应速度。慢速曲目尚可应对,但快速曲目如《野蜂飞舞》或《霍拉舞曲》,手腕的弯折会严重限制手指速度,造成错音和丢音现象。
2.演奏手型和动作
姿态控制稳固以后,就是手型和动作这两个关键环节。手风琴的键盘位置在身前,不利于目视观察,所以相对于钢琴来讲,手型和动作都比较难以控制,需要特别加以注意。
(1)演奏手型
键盘有利于快速演奏旋律和和声的自由配置,而且手风琴不像钢琴那样需要用键盘提供音源动力,所以其键盘较浅、较窄和较轻,更增加了这种优势。
为了发挥这种先天优势,键盘式手风琴的演奏技术便是以右手键盘上的手型和动作为核心的。由于它的键盘在身体前侧,所以要在手肘前推的基础上,要以小臂为轴向身体内侧拧腕,让3指指尖垂直于键盘面,指缝均匀;同时向上挑手腕,使指缝平行于键盘缝,以利于做横向越指动作,避免出现右手在键盘上斜着爬动的情况。
手风琴的右手手型和钢琴比较相似。1指的指关节要全部自然凸出,整体呈弧形。除1指是指甲外侧触键外,其余四指均是指尖肉垫90度触(贴着)键,并且要永远保持这个贴(粘)键的感觉,确保任何时候手指都不离开琴键。我们要持续地以指尖的触觉来控制手,确保不弹琴的手指也不做多余动作。因为手风琴的键盘很轻,一般的演奏中无需任何高抬指动作。所以区别于钢琴手型的一点是:为了让手指贴键更轻松,所以演奏者的右手掌(2、3、4、5指)指关节要尽量放平。当然,所有的关节都不可以凹陷。
左手就相对简单:在手腕使劲向前插入手皮带的前提下,2、3、4、5呈空心拳状,以指尖垂直贴键为准。注意手指关节和掌指关节都要自然拱起,1指正常情况下是不参加演奏的,为了控制它不乱做动作,影响演奏,把1指轻贴于2指即可。
以上细说起来好像很复杂,若简单来说,其核心知识就两点:垂直触键,永久贴键。在演奏任何乐曲时,若垂直触键,相对于倾斜触键的动作都会小很多;若再能够抬指也不离键,那动作将极小,省力省时,准确度极高,又都是预有准备的动作和声音,演奏中若想弹错一点都非常难!
(2)手指动作
手指动作在手风琴演奏中至关重要,它们需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贴键要近乎恒常,二是击键要果断有力。尽管手风琴的键盘轻盈,但为了确保音质清晰而富有共鸣,风门的打开必须迅速且毫不迟疑。因此,基本的触键动作应如同箭矢射中靶心般快速而深入,不仅要迅速有力,还要确保充分压下琴键至底并充分保持到最后一毫秒,避免轻浮和不稳定的音效。
正确的手型是实现手风琴快速演奏的关键,它使得这一技巧成为该乐器的独特优势。当手型与节省体力的精细动作相结合时,即便是复杂的乐章也能轻松驾驭:尤其是在演奏各种快速旋律时,若保持手型和动作的准确性,所能达到的演奏速度往往远超预期,令人惊喜。以我的经验,在练习时可以将节拍器设定至极限速度(每分钟超过208拍),每个拍子弹奏四个音符,以此进行轻松的音阶练习。当然,实际上我们接触到的绝大多数乐曲并不要求达到这样的速度。这还会造成一种特殊的观众体验:可以看到演奏者的手在键盘上移动,但几乎看不到手指运动!
精准的指法需要长期刻苦的基础训练。没有充分的音阶等相关基本练习,我们连准确的感觉能力都无法获得,更不用说形成稳定的动作习惯了。因此,持续的、艰苦的基础技巧训练对于手风琴演奏者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顺便提一下:练习了正确手型和动作的演奏者尤其要注意:因此时身体承受的演奏负担较小,会使得演奏者在练习和表演中经常会不自觉地超出所需速度,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并随时纠正的问题。
3.风箱的控制与运用
风箱技术是手风琴演奏的精髓。一方面,变换风箱的时机选择至关重要,这在某种程度上可类比于声乐中的呼吸技巧或提琴的弓法控制,其核心依据是音乐的结构形态,同时也需考虑到风箱的个体性能差异和演奏者所期望达到的乐曲效果;另一方面,风箱的控制涉及动作的准确性和力度的适宜性,其中包括常规力度与特殊力度的运用。
(1)变换风箱的时机
在具体操作上,风箱的运用要紧随乐曲的句法结构,并精确控制气流大小。我通常更推荐演奏者要多使用小的推拉风箱幅度,虽然操作起来似乎复杂一些,但实际上因为移动距离短,演奏时更易于控制风箱,从而使得演奏者对音乐具备更强的驾驭能力。对于较长的乐句,也可以在乐节之间改变风箱运行方向。相对而言,较大幅度的风箱使用起来虽具观赏性,却难以精确驾驭音乐的力度。
需要特别警惕的是,无意识的风箱变换可能会不合逻辑地切断乐句,破坏音乐整体性,给听众带来不佳体验。这往往反映了演奏者的音乐综合素养。例如,在《三套车》的伴奏中,歌词“可恨那财主要把它买了去”里的“去”,包含“la、xi”两个音符,其中第二个音是第四拍前半拍的“xi”。不少演奏者或歌手常错误地将整个第四拍归入下一句,或在小节线处断句,更显失误。这些问题不仅是技术上的瑕疵,更是基本音乐知识的缺失。
(2)风箱的力度
为了增强演奏能力和拓宽力度控制范围,应以中强力度为主进行练习。推拉风箱时要保持紧绷,大力度时相对应更用力地紧绷,小力度时也要适度紧绷,仍然切忌任何松懈和力量耸动。由于风门的独特构造,手风琴拉风箱时,要比回风箱耗气量小。因此在拉风箱时应稍微加大力度以确保回风箱时气量充足。风箱在中等幅度运作时,其内侧下方两角基本保持闭合状态;而在小幅度运作时,下端四角几乎全闭合。简言之:风箱应保持正扇形运行。倒扇形风箱看似帅气省力,其实质是利用重力代替手臂发力,导致耗气量大增,易使回风箱气量不足,造成乐句过早中断。应尽量避免这种做法。此外,应力求在乐曲结束时让风箱回归初始位置,以避免在舞台上回收风箱时的尴尬情形。
风箱的力度与手指触键动作的协同是不可分割的。在乐句开始前就应将风箱绷紧,有时需要在果断触键的同时瞬间降低风箱力度,随后持续保持力度以产生清晰的乐句起始印象和平稳流畅的旋律线条。切记不要随着左手的演奏而摇晃风箱。在演奏节奏感强烈的乐曲时,应避免因左手触键或节拍变化而引起的风箱抖动,这会导致右手旋律音量波动,影响听感。比如在演奏《斯拉夫进行曲》时,尽管乐曲本身节奏鲜明,但这种节奏感源自旋律内部和左手节奏型的配合,不应让风箱的晃动破坏主旋律的完整性。正确的做法是维持风箱的稳定性,确保旋律的纯正和细腻的专业水准。
有一个新手们常有的误解“风箱过于沉重,难以操作”。一个优质的手风琴风箱应当具有极佳的密封性,可能会给人一种拉起来沉甸甸的错觉。因为密封良好的风箱才能确保风力被有效地用于激发簧片发声。而那些似乎轻松易拉的风箱,往往可能因为漏气而损害演奏质量。因此,初学者体验到的风箱之重,实际上恰恰是是它有良好密封性,这是手风琴性能优越的关键之一。
4.手风琴的音色及变音器使用
(1)手风琴的音色
手风琴的音色多变,这来自其基本构造:多组簧片自由结合的发音方式。以普通的演奏琴为例,一般每个音最多有四个簧片发音,全琴有四组簧片。通过变音器机构可以选择不同组别的结合,因其泛音的叠加与干涉,故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感觉。我们必须明白,音色与音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谓同一乐器的音色下,不同的音高区域,实际听觉效果是差别很大;而我们应用音色的一个理由,很多时候只是需要将旋律换到不同高度去演奏。故我们可以用改变音高的方式来获得不同的音色,也可以用改变音色的方式来获得不同的音高。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在演奏时,合理的发挥出手风琴的多音色功能——大幅度地改变音乐风格和改变音高。
(2)变音器的使用
使用变音器应该是轻巧无声的,要快更要轻。要合理的设计出相关指法、路线和动作,不要笨拙地打出机械声,影响听众体验。
左手变音器:左手变音器一般是作为音量和音高变音器来使用的。重点考虑它与右手主旋律的均衡效果,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考虑它的音色。
5.手风琴作为伴奏乐器的使用
(1)手风琴似乎天生就可以作为伴奏乐器来使用
它音量宏大、音色亲切而多变,能够增加歌曲的层次感,使旋律更加丰富饱满;它丰满的和声,左手合理的低音和和弦的搭配使演奏伴奏声部很容易,并且转调不需改变指法,更利于适应歌者的换调需求。尤其是一些俄罗斯歌曲,用手风琴来进行伴奏感觉会更完美。
(2)两个建议
一要注意音量的匹配,在歌唱的时候,一般不要让手风琴的音量过大,以免压过歌声;二是一定要多次进行配合练习,每次练习既是熟练的过程,也是寻找伴奏灵感的过程。多练习、多磨合,对伙伴的歌声了解越多,好的伴奏想法也就会逐渐产生出来。
三、手风琴演奏的实例分析
1.《西班牙斗牛士》的手风琴演奏
以《西班牙斗牛士舞曲》(Spanish Bullfighter Dance)为例,这首乐曲西班牙斗牛士舞曲是一首充满活力和激情的乐曲,比较适合用手风琴来演奏。它以其独特的节奏、旋律和和声,展现了西班牙斗牛士的英勇、矫健和激情四溢的形象。其节奏的变化丰富多样,有时紧凑激昂,有时轻松自如,展示了斗牛士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其旋律线条流畅且富有感染力,如同斗牛士在斗牛场上挥舞披风、挑逗公牛的场景。旋律中运用了许多西班牙民间音乐的特点,如跳跃性的音程、强烈的民族特色等,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浓厚的西班牙风情。作品的和声丰富多彩,既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又有现代音乐的元素。和声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使得斗牛士的形象更加立体、鲜明。这些独特的风格,恰好给了手风琴这件乐器和演奏者充分地展示其音乐表现性能的空间。
这首作品的节奏明快、富有弹性,如同斗牛士在斗牛场上矫健的身姿。要驾驭这首曲子,关键是要拥有把握演奏现场的能力,要通过音乐,适度调动听众的情绪,激发共鸣,要让每一个听众都听懂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乐曲速度不宜过快,节奏感比速度更重要。现场的演奏速度宜可以比录音棚里稍快一点,以利于调动听众情绪。录音棚里要演奏得稍微慢一点,重在音乐的结构逻辑要严谨,要经得起推敲,方可让人百听不厌。
在演奏细节上,我们要注意以下方面:
1到18小节,部分展示了斗牛士英勇、矫健的形象,用全开放变音器。以激烈的节奏为主,要注意力度循序渐进,速度要稳,突出重拍,节奏感要强。虽然音很短,但是手指触键不但要触底,还要在演奏中充分放松手指,以利于彻底发力保持琴键触底,以确保和声丰满。其中第7小节处,由于移高了八度,力度可以再增强一些。第18小节因旋律即将出现,所以要减弱以预示旋律部的出现。
乐曲18小节到34小节,则表现了斗牛士激情四溢、豪放不羁的一面,用双中音变音器。该越短第一句必须嘹亮饱满,以小号的音色,来塑造斗牛士的豪迈之气。第二句则柔和悠扬,以表现斗牛勇士在竞技时的潇洒自如。如此循环,整体的力度随着旋律的起伏,做适当变化。该乐段有两处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三连音要演奏的清晰柔和,颗粒清楚旋律连贯。
第35到43小节是第一乐段的再现,仍然用全开放变音器。再次强调了竞技场的热烈和紧张感,力度中强,第43小节有一个sfz,要重点表现出来,并且要把风箱带合上,以利于下一个柔和乐段的展开。
第44到72小节,是一段柔和风趣的旋律,展示了斗牛士精湛的技艺和游刃有余的斗牛场景,用双中音变音器。要注意用展示其风趣的画面和细腻的动作变化,力度中弱,重跳音要抖擞起来,和颗粒清楚的音阶交相呼应,清晰的塑造出斗牛场里戏剧性的前戏场景。
第73小节到79小节是斗牛冲向斗牛士的惊险场景,以一个嘹亮的乐句来展示斗牛向斗牛士冲刺的雄壮画面,用全开放变音器。要以ff的力度来演奏,辉煌、饱满,要注意手指和风箱的配合。
第80到95小节是斗牛场景的核心。可以先用中低音变音器来营造紧张压抑的氛围,88小节以旋律的高八度再现来不断提高紧张度,同时用保留指指法,这就可以留出手指去把变音器为全开放音色,让下一段从容增强力度,增加紧张感。整体力度从p逐次到ff,以利于画面的渐渐展开。
96到104小节,先用双中音变音器,以ff的力度开始,旋律要连贯饱满;再用全开放变音器,再提高三度演奏,并以音色的丰满来增加力度。借以不断推动音乐的发展。要特别注意左手的四处连续三连音,要如擂响战鼓一样均匀饱满。并且力度也要递增。
乐曲的最后,105到123小节,以较平稳的旋律为主,似胜利后的小憩。用全开放变音器。力度以f为主。只在最后结束句119到123小节采用fff,尤其是结束音时使用ffff。
这首作品对手风琴演奏者的技艺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良好的手指独立性、节奏感和表现力。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充分展示手风琴的魅力,将斗牛士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作品随时有变化,处处有呼应,具有很强的对称性和平衡感。除了节奏乐段外,乐句几乎都是弱起,切分很多。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风箱的变换必须和乐句紧密配合起来。切忌随意变换风箱打断乐句。
2.《红莓花儿开》的手风琴伴奏
手风琴很适合作为苏联歌曲《红莓花儿开》的伴奏乐器,它不仅为歌曲增添了俄罗斯氛围,更能突出前苏联时期的社会文化特色,该音乐风格灵活多变,节奏既能缓慢抒情,又能快速活泼,而手风琴无论是在欢快的节奏中,还是在慢板中,都能为歌曲增添一种独特的韵味,让人陶醉其中。
手风琴在伴奏时,首要注意控制音量,注意与人声的配合,以演奏者能刚刚能听清歌声为佳,没有歌声或者句尾长音的时候则可以放开音量以衬托歌声;还要发挥自身的特色。随时通过丰富的音色和节奏变化,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考虑到演奏的便利和演唱的普及性,该歌曲的手风琴伴奏一般采用简易伴奏。手风琴这种乐器也特别适合此种模式:右手弹旋律左手弹节奏,偶尔进行一点加花,及时衬托歌声。
该曲的伴奏解析如下:
1到4小节,用全开放音色,以悠扬的旋律开启。构建出流畅的旋律线,构筑出秀丽的乡村画面,为歌曲的主题做铺垫。
5到24小节,主旋律后,手风琴主要使用中低音变音器,降低音量突出歌声,在句尾长音时通过快速的音符切换和丰富的音色变化,衬托出歌曲的欢快情绪。以上有三段歌词,音乐反复了三次,在不同的段落虽然旋律相同,手风琴可以采用不同的速度和音色,以变化出不同的场景。
副歌可以做前奏也可以做间奏。这时候放开音量,以全开放变音器为主。到了副歌部分,手风琴作为伴奏乐器要适当降低音量,以突出人声部分。同时通过改变音色和节奏,增加音乐的层次感和动感。
35小节开始进入尾声部分,先调低变音器音量,逐渐通过变音器的打开幅度提高音量,如果演唱者的水平较高,演奏者的个人能力也允许,还可以通过快速的音符运动和强烈的节奏,将歌曲推向高潮,最后以华丽的琶音结束。
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
演唱:后晓英 伴奏:李龙
往期回顾